Pages

Wednesday 25 July 2018

创意故事:撩妹语录




面子书突然兴起了撩妹语录,几乎各行各业都有。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挺有趣,后来看到有点审美疲劳。但是自己还是因为一时技痒而写了好几个。当然,这也只是自写自爽,纯粹娱乐的。难道你以为我不怕被自家罚跪算盘吗?


撩妹语录千百句,不如我跟自家情话一句啊!


这些说真的,算不上什么情诗,而且到最后真的感受到了审美疲劳。但我还是觉得这个撩妹语录的游戏特别有趣。因为在描写撩妹语录的时候,特别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。当你不了解那样人事物,根本什么都写不出来。


我写了封神榜,武侠小说,足坛,卡通等等的,不过还是自己收藏就好。分享这十个三国系列。我最喜欢的还是周瑜那一句:烧船只欠东风,而我独缺你。记录在部落格,多年后看到这个,我必定会心一笑。












让心沉淀。清晰的心才能够看清楚自己。


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。一切安好。


祝福自己。祝福所有人。


谢谢你。对不起。请原谅。我爱你。




Friday 20 July 2018

投稿:重学不嫌慢



爸妈非常关心我们的成长教育,对我们的期望很高。跟许多父母一样,他们担心两个孩子输在起跑点,所以在我们年级小小的时候,就让我们接触不少技能。我和妹妹学过游泳、上过专门的英语会话班、去练习跆拳道画画,当然少不了的还有各种各样补习。


那时候家里还只是小康之家,爸妈省吃俭用就为了让我们学习,以便日后能够有更好的成就。然而那时的我还不晓得爸妈的辛苦,学习的态度总是三分钟热度。好在的是在妈妈管教之下,还不至于变成脱缰野马。


小学接近毕业的时候去学了跆拳道。升上中学后换了另外一个教练。然而在武馆那里练习不到两年,教练竟然就身患绝症,几个月后就往生了。妈妈想找武馆让我和妹妹继续练习,而我却打蛇随棍地找到了借口,说要把专注力放在课业上,顺理成章地就把跆拳道搁置一旁。


那时候妈妈就帮妹妹找到了另外一个跆拳道教练。妹妹一直练习了好多年,成功考到了跆拳道黑带二段。原本我的级别比她高,可是在裹足不前的情况下,很快就被她超越了。那时候我更提不起精神去练习了。甚至跆拳道衣服,也送了给远方亲戚的孩子。妈妈看了也无可奈何,只能摇摇头。


事过多年,妹妹从美国学成归来。找工作的同时,约我一起到跆拳道教练那里去重新练习。去到那里,发现我是年龄最大的其中几位。许多年龄比我还小的,都已经考获黑带。看见他们,停在蓝带阶段的我还得七十度鞠躬,道声:师兄!


情况尴尬得可以。不过既然打算重学了,就不要嫌慢。妹妹也安慰我,亡羊补牢,未为迟也。功夫呢,的确是被年少无知的我耽搁了十多年。然而现在后悔也没意思。不怕慢,只怕站,只要继续跑下去,总有一天我会遇上那个被期待的自己。


从那时候开始,我风雨不改每个星期报到。每次,我都比任何人更加认真地在练习。


明年,我将考获我的黑带三段。(啊文章写成之后竟然也拿了黑带三段)这条漫漫长路,我答应自己,一定会继续走下去。


p/s:恭喜华联二校在州际诗歌朗诵比赛中拿到了亚军



老妈子跟心晏




让心沉淀。清晰的心才能够看清楚自己。


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。一切安好。


祝福自己。祝福所有人。


谢谢你。对不起。请原谅。我爱你。








Sunday 15 July 2018

投稿:给力马华






马华


在报纸上看见马华民政党的沉寂。第十四届大选结束至今已经两个月,却无法走出阴影。这让我想起改朝换代后,出席一项会议上发生的一件事情。


那时候在会议开始前,大家的心情都非常轻松,口沫横飞畅谈大选之事。公务员在前朝谈政治是一种避忌,总是提心吊胆,担心说错几句话会被当权者秋后算账。像古代元朝,百姓压抑在心里,有苦说不得,想造反也只能靠着偷藏在月饼里的纸条。


会议中的内容是主办一个研修营,列席的其中一个师姐提供了我们这些外地人许多帮忙,甚至还自愿赞助了全营的凉茶。其中一个筹委就开上了玩笑:谢谢师姐,509希盟赢了,所以很高兴的师姐提供给我们那么多方便。


师姐回答了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答案:说来可能你们不信,我其实是支持马华的。空气突然安静,全场顿了数秒。509一役,马华几乎被全军剿灭。华人不再像六十年前那样心系马华。虽然没有确实统计,但十个华人里头,可能真的没有一个是支持马华的。


继续保持着笑容的师姐说道:马华在社区其实做了很多事情,包括学校,宗祠,庙宇等等。这些我都看见,所以我支持它。但是大选的成绩摆在眼前,选民要的不只是这些,所以没有选择马华。这是大家的共业,未来的路即使崎岖也没关系,我们会一起承担它。


我从心底暗暗佩服师姐的魄力。现在马华处于的落水狗状态,师姐却没有像他人一样落井下石,还敢于承认自己是马华人。就凭她这一席话,就比网上广传的你们的户口有少一毛钱吗?的马华人素质好得太多。


这一篇不是政治贴,马华输在哪里也轮不得我在这里扮专家。我不支持马华,但愿意给力马华,衷心希望马华在这次的挫败之后可以反思弱点,并扮演好自己在野党的角色,好好监督上台的新政府。有强力的在野党监督,新政府才不至于那么容易行差踏错。衷心期待马华的浴火重生,他日东山再起。



回眸一笑



让心沉淀。清晰的心才能够看清楚自己。


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。一切安好。


祝福自己。祝福所有人。


谢谢你。对不起。请原谅。我爱你。


XD


Wednesday 4 July 2018

六月。书。读后感。





余秋雨《门孔》


我从《苏东坡突围》开始接触余秋雨。那一段爱上读书的大学时期,放着厚厚的课本不去温习,专门去找一些散文小说来读。当时候看得最多的有励志的刘墉,多元的九把刀,启迪思想的龙应台,当然也少不了余秋雨。


中学时期也有这样的经历,老爸骂我只爱读课外读物,那时候读得最多的应该是四大名著的《三国志》和金庸的十四本小说,如果考试有桃园三结义,有测试神雕侠侣的话我一定可以考上状元。


我算不上太叛逆,只好搁下课外读物,读那些不喜欢又无聊的课本去。多年之后,课本的东西已经忘得一干二净,课外读物却还在脑袋里根深蒂固。被逼着读而且会读到睡着的课本,跟冒着被没收的风险在抽屉下读的小说,是肯定有所差别的。


余秋雨的书是万万不能错过的。《门孔》是记忆文学。记录着他跟许多文化前辈的故事。我比较孤陋寡闻,这本书里面的好些名人,我都不认识。其中包括了成为书名《门孔》所说的主角——电影节巨匠谢晋。


《侍母日记》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。以日记的格式来书写自己母亲最后弥留阶段,篇幅很长,所以只选了其中八天。文中没有鸡汤式的,子欲养而亲不待,树欲静而风不止 却让自己重读两三遍还是会感动到掉泪。


将人物描写到好像浮在纸面上,余秋雨的笔就是有这么样的力量。






九把刀《报告老师!怪怪怪怪物》


一部精彩的小说,会有让你想要一口气读完。像丹布朗,他的每一本书都会让你在读完之后还会依然感觉意犹未尽。精彩的故事叙述,会让读者放下书本后隔天睡醒再立马继续,我觉得就是一本好书。


虽然上一本书《上课不要打手机》令人失望,但是九把刀的书还是要收集的,他对故事紧凑的把握还是有一定的水准。《怪怪怪物》这本书没有令我失望。刀大还是刀大,随便一个转弯可能就让别人看不到车尾灯。里面的内容依然粗话黄话连篇。不过中心思想还是值得一读。到最后,你会问自己: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怪物?


校园霸陵是一个棘手课题。不可以欺负人,不能虐待动物,那会吃人的怪物呢?当我们不再站在食物链的最高点,我们反击过去,甚至虐待怪物是否就是理所当然?比僵尸电影更加引人深思。像九把刀其他小说,人类像动物被圈养来当食物,想想都毛骨悚然。


读着这本书,我在对号入座。我会是里面的哪一个角色?想起小时候我还挺有勇气的。有个表弟的智商比较低,记得有次在食堂看见他被别人欺负,我立马就站出来维护他。反倒是长大了,勇气慢慢没了。社会上有许多不公平的事情,我却只能噤若寒蝉。


话说一个月之后,我竟然在网上找到了电影版。下载来看。画面跟《楼下的房客》一样,虽然血腥十足,可是却没有小说那样令人无法自拔透不过气。小说能够给予的想象,还有停顿的空隙,比电影多了很多。





儿童小说《贝丝丫头》


心晏长大得很快。翻身仿佛还是昨天的事,现在却爬得比我走路还快。等她再大一些,我就要读故事给她听。想说读《西游记》,不过在那么小就开始读经典好像操之过急?那泼猴子略显无情,打妖精从来不手软,对小孩子来说,好像太过暴力?等她长大一些,再给她说吧。


现在得加把劲了,搁置在书架上的儿童文学,还有超过一半是还没翻阅的。而且还有很多是读了却没有印象。糟糕,这就是没有做记录的后果。读了才知道即使有些小说是拿了国际金奖也是良莠不齐,像上一本的《浪漫鼠德佩罗》我就觉得不如《狗来了》写得好。


《贝丝丫头》的书比较特别。用一个篇章一个篇章的独立故事来写小说,如果用来哄晏晏的话应该蛮适合的。一个晚上刚好一个篇章。只是有些故事好像比较西化,比如小小的贝丝丫头就开始喜欢隔壁家的男生,哈,我可不想我的女儿那么快喜欢别人啊!


话说读了这本《贝丝丫头》之后,我也尝试学习她的方法,用一篇一篇来书写自己想象的故事。毕竟今年还是有把写故事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啊!不过自己可真的没什么耐心,写了一些,然后又中断了。


继续加油吧!




陈诗蓉《教育可以不一样》


学校的图书馆还在装修中,只有两个书架放置在图书馆外,架上一些儿童故事书供孩子们阅读。我鲜少去图书馆,刻板印象中没什么适合我的书可以读。不过万有引力法则真特别,在前几个星期上了陈诗蓉讲师的读书分享会,然后就让我瞥见书架上陈诗蓉讲师的《教育可以不一样》。


在法情外号旅人的陈诗蓉讲师在法情里头有一个专栏《海外留鸿》,因为工作原因带着三个孩子到捷克生活了好几年。她就在那里分享她的故事。过了几年后回到马来西亚,三个孩子和身为妈妈的旅人需面对两种教育文化和环境带来的冲击,由此比照和分析不一样的教育方式。


这本书里面分成许多篇章。故事简短有趣,即使非常沉重的事情作者也以比较轻松的方式来书写。我想起了学校校长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:除了打,真的没有别的方法了吗?有时候我相信他的话,但有时候确实很难控制自己的怒气。


也一拼反思自己的教学。教育的确不可以用错力啊,否则就会走了冤枉路还不自觉地沾沾自喜,最后只会苦了自己,也苦了孩子跟父母。我们常常嘲笑揠苗助长的农夫很傻,但看看我们周围补习中心如雨后竹笋般林立,嘲笑农夫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啊!


分享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情。我要求学生带剪刀来学校,家长致电给我,担心孩子拿剪刀去学校会刺伤别人或弄伤自己。我哑然失笑,很礼貌地回答:让孩子尝试吧!外国的孩子已经会自己搭巴士转站上学,我们这里还纠结着怕孩子受伤。总不能一辈子不让他用剪刀吧?与其担心,不如告诉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。每个家长都灌输正确观念,老师的工作就会轻松很多。



让心沉淀。清晰的心才能够看清楚自己。


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。一切安好。


祝福自己。祝福所有人。


谢谢你。对不起。请原谅。我爱你。


X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