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面子书引用了南怀瑾的一句箴言:“莫名其妙地出生,无可奈何地活着,不知所然地死去。”这并非煽动消极,而是一种警示:人啊,千万不能这样稀里糊涂地度过一生。
面子书上引来一些朋友的回复。友人说:“唯一能控制的是‘活着’。”我同意,但并不完全。出生的“莫名其妙”不是必然。生而不养才会让孩子像是从虚无中掉下来的。
谈“出生”,不知道他人是怎样的,但我家的孩子绝对不是“莫名其妙”。我们提早规划、努力备孕;自家顶着身体疲惫、打针抽血的煎熬就是为了等来孩子的报到,我们用无数艰辛换来幸福一笑。
没有莫名其妙的诞生,因为孩子不是命运随意投掷的骰子,而是我们用心等待与付出成就的奇迹。我会把这段话说给孩子听,当你面对难题时,记得要想一想,我们为你的到来,做了多少的努力。好好珍惜这条命,就是最大的孝顺。
“活着”确实是最可操纵的一段。这点我赞同。而另一个网友说:“每个人到这个世界都一定会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。任务圆满了,就是离开的时候。”我却不太赞同。这样宿命论的说法太招人误解,也太消极被动。
有些人一生浑浑噩噩,吃喝嫖赌,挥霍生命,却自称“任务完成”能够“心安离去”?只会“顺其自然”又何以区分于禽兽?我是典型的福建人,相信的是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。我相信每多走一步命运都会可能有所改变。
想起哪吒的话:“若命运不公,我就跟它斗到底。”我没有哪吒那样拼,但我依然坚信人可以主动塑造自己的轨迹。哪怕宿命论者会说:“多走一步也是命中注定。”每次累的时候都想躺平,但太过佛系实在不行。
最后要说到“死亡”。生老病死是必然常态,明天和意外主要也是看哪个先来。我们无法预测何时来临,但我觉得必须“向死而生”。《善终》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。
想埋葬在哪里?想写下怎样的墓志铭?想让自己的离去变成一种自己喜欢的仪式。有意识地安排准备,不让身边的人因为突然的离去而手忙脚乱。
提前做好人生该完成的事情,留下自己认为有价值、有意义的痕迹。如此,当死亡真正到来的那一天,就算很害怕我们也能够坦然面对:“这辈子没有让自己后悔,我过得很好,可以安心离去。”
“出生”不会莫名其妙,谢谢老爸老妈给我的这条命,我会好好珍惜。我会把相同的道理,传承下去。
“活着”拒绝无可奈何,要不断选择不甘虚度,要努力成为自己并帮助别人,走出属于自己的轨迹。
“死亡”不要不知所然。要坦然去面对并积极准备。让这辈子的结尾成为一场有尊严有价值的告别。
让心沉淀。清晰的心才能够看清楚自己。
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。一切安好。
祝福自己。祝福所有人。
谢谢你。对不起。请原谅。我爱你。